来源 |《科学》杂志(Science)
最近,疫情又在全国多地发作,吉林、杭州、上海......这是一场似乎看不到尽头的持久战。
具体来说,这篇论文关键说了这几点:
1、被我们寄予厚望的疫苗,作用很可能会非常小!
因为人类感染者产生的抗体有效期可能只有40周(<300天),比疫苗的研发周期都要短!
如果疫苗不能起作用,那么新冠将会变成一个10-50倍致死率的流感,在全世界范围内反复爆发收割人头。
2、未来各国的策略,就是尽可能采用疏离措施,把感染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以确保医疗体系不崩溃。
中国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他们在重庆市进行的调查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痊愈后体内抗体水平会迅速下降。此外,无症状感染者的免疫反应弱于有症状感染者。
据介绍,重庆医科大学学者领衔的团队在重庆市启动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追踪研究,研究对象为285名感染者,其中包括37名无症状感染者,从而系统分析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临床和免疫学特征。
调查发现,约90%的病例在出院后2个月总抗体水平会降低70%以上。这项研究瞬间震惊了世界同行,毕竟,这是世界上第一份研究这类患者免疫反应的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也发表科学简报,称“没有证据”能证明感染新冠后产生的抗体能保护人体免于第二次感染。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疫情在全世界蔓延,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五年、十年,甚至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彼此间的隔离将成为常态,人与人之间日常的交际会显著减少,甚至传承了成百上千年的很多风俗习惯也会彻底消失。
未来的服务业将受到极大的抑制,人们会压缩非必须的服务业需求,除了医疗、教育等必须的服务需求外,其他都将尽可能地抑制。
例如对于人类的旅游业、餐饮业、院线、商业地产等等以及其他一切服务业相关行业可能都是重大的打击,可能彻底改变旅游业的业务逻辑。
素材来源:财经小报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