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垣功能医学
个人中心
搜索
东垣功能医学
东垣阅读
副标题
更多
Omega-3脂肪酸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中国专家共识重磅颁布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EQN OMEGA-3 EPA在中国隆重上市
独家首发: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25%,被美欧临床医生广泛使用、一致好评的EQN OMEGA-3 EPA在中国隆重上市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人口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而中国CVD 死亡人数远超印度、俄罗斯和美国,位居世界之首。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CVD 也是中国居民的第一位死因,占城乡居民死因构成比的40% 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大数据分析显示目前我国CVD 患病人...
IPE在中国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证实
IPE在中国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证实《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3.30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高血压2.45亿。并且,心血管病患病率死亡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中国心血管疾病占居民死亡原因首位。目前,他汀治疗作为心血管风险降低的标准治疗手段,带来了25%-35%心血管获益,但依然存在平均高达70%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持续。所以...
长新冠的功能医学干预
感染病毒后,经历过几天或几周的艰难终于阳康了,但有些人仍然感觉不舒服,容易疲劳、头痛
什么是长新冠和新冠后遗症
许多感染了COVID-19病毒的人可能会因感染而对身体产生长期影响,这种疾病被称为长新冠(Long Covi
关于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的简介
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是一种与COVID-19相关的罕见但严重的疾病,人体不同的器官
关于长新冠的常见问题解答
许多人在感染SARS-CoV-2(导致COVID-19的病毒)后的几天或几周
萝卜硫素可改善自闭症患者的社交互动和言语交流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一项小型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萝卜硫素(一种在西兰花芽中发现的天然化合物)可以缓解自闭症谱系
XYMOGEN产品手册[2022版]
2022版XYMOGEN补充剂产品手册现已发行,欢迎下载学习。产品咨询: 电话:400 678 3220 微信:13621851648
DFH产品手册[2022版]
2022版美国DFH医疗级补充剂产品手册现已发行,欢迎下载学习。
什么是功能医学
什么是功能医学 功能医学是临床医学基础上,诊疗思维、疾病认知模式、诊断方法、干预手段全面创新的结果,是一个新的医疗保健与健康管理医学模式。功能医学将诊疗的重点从“病”转移到“人”,研究人体功能下降到病理改变的整个过程,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全...
功能医学发展
193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亚力克西斯•卡里尔博士第一次提出“综合医学”的理念。1950年,两届诺贝尔奖得主鲍林博士、生化学家威廉斯博士以及精神医学家Hoffer博士分别提出有关“分子营养学的概念”,倡导以此作为医疗保健的基础。1975年,美...
功能医学检测简介
功能医学检测通过血液、尿液、唾液、头发、粪便等机体代谢产物,检测基 因多态性或致病基因位点,以发现生理功能薄弱或疾病易感的前置因素;定性及 定量分析微生物、过敏原、环境毒素、压力应激、营养失衡等五个引起疾病的环 境因素;同时,对机体的同化作用、沟通、免疫与防御功能、肝脏生物转化及氧 化应激、能量代谢、血液淋巴运输系统以及组织结构完整性等,进行生理层面的 定量分析等
带你“走近”脂质体药物
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药物传输的剂型,呈类球状、以磷脂为壁材的一种人工合成膜,在水中自聚集形成的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超微球状粒子,它与人体细胞的质膜结构非常接近,与人体的生理相容性好,因此,脂质体作为载药体系,其具有人体排斥反应小、靶向运输药物、药物长效缓释、改善稳定性及降低副作用等诸多优势。脂质体的概念是1965年由Alec Bangham提出,它是由亲水基、疏水基组装形成的一种双...
东垣功能医学培训:功能医学临床案例--抑郁症
歌手 Coco 李玟,因抑郁症轻生,在7月5日经抢救无效去世。Coco 看上去阳光又健康,是个很讨人喜欢的明星,怎么就抑郁症了呢?抑郁症真的会严重到轻生吗?“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痛苦神秘、捉摸不定、难以言喻,身处其中的人才了解。”(Depression is a disorder of mood, so mysteriously painful and elusive in the way...
发现病根、制定个性化方案、解决健康问题的功能医学工具--GOTOIT
功能医学是一种基于系统生物学的方法,专注于识别和解决疾病的根本原因。功能医学认为每种症状或鉴别诊断都可能是导致个体疾病的众多症状之一。功能医学诊断可能是多种原因的结果。例如,抑郁症可能由许多不同的因素引起,包括炎症。同样,炎症等原因可能导致许多不同的诊断,包括抑郁症。每种原因的确切表现取决于个体的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只有解决正确原因的治疗才能在症状抑制之外产生持久的益处。除了是功能医学模型...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发布: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中国日报2022年6月24日电 6月23日,《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以下简称"年报")发布会暨解读培训会在京举行。今年年报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仍高居榜首,2019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衰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房颤...
功能医学如何针对血脂异常进行精准靶点干预
前两期,我们讲了血脂是怎么回事与引起血脂异常最常见的潜在诱因,本期我们来讲讲功能医学是如何针对血脂异常进行精准的靶点干预。针对血脂异常的精准靶点干预1.减少胆固醇在肠内的吸收 包括植物固醇、黄连素、大豆、茶多酚、亚麻籽、芝麻、大蒜、纤维、依替米贝等营养物质。2.增加胆固醇胆汁分泌 包括白藜芦醇、黄连素、柑橘、佛手、柑、纤维、益生菌、植物固醇、芝麻和胆汁酸等营养物质。3.增加胆固醇逆转...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最新版发布,五大要点梳理!
近日,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以下简称《指南》)发布,这是时隔7年后的一次重大调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发布后,世界范围内血脂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此背景,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正式发布,旨在指导临床实践,全面提升我国血脂管理水平,推进 ASCVD 防治。新版指南在血脂检测和控制方面有哪些新...
打鼾者,甘油三酯高!阜外医院赵连成等研究
人到中年,毛病常会填几样,比如睡觉不安静开始打呼噜,血脂不安稳开始出现异常,不过打呼噜和血脂异常是否有关? 阜外医院赵连成、夏艳杰等研究显示,中年人打呼噜频次越多,声音越大,其高甘油三酯血症风险越高。 研究发现,高甘油三酯血脂的患病率在不打呼噜、有时打呼噜、经常打呼噜、总是打呼噜的人群中逐步上升;此外随着打呼噜声音的增大,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图1 不同打呼噜(打鼾)频次中年人群的高甘油三酯...
CSPPT亚组研究称,国人甘油三酯≥1.7 mmol/L,增加糖尿病风险35%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程晓署教授等发表的CSPPT研究最新结果显示,对于我国高血压患者,甘油三酯≥1.70 mmol/L者较正常者的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35%。 研究者表示,对于我国高血压患者,控制甘油三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甘油三酯水平可通过饮食降低,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改善饮食并多运动,这可能有助于降低其新发糖尿病风险。 研究显示,在连续脂质水平变量模型中,甘油三酯和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卒中后即使吃他汀,甘油三酯血高仍增风险!日本研究
近日,一项日本研究表明,即使已经服用他汀,高甘油三酯血症也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患者的残余血管风险。 研究显示,高甘油三酯水平与颅内动脉狭窄的患病率显著相关,尤其是前循环。 与对照组相比,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9.7% vs. 20.9%)。 即使在考虑了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后,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依然会增...
16万国人血脂异常新数据:五分之一HDL-C低,13%甘油三酯高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Zhang M等就2013~2014年全国16万余成年居民的血脂异常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不容乐观。 研究显示,整体人群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人群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70mmol/L、1.35 mmol/L和2.88 mmol/L;甘油三酯(TG)中位数为1.49mmol / L。 高胆...
心血管疾病生活方式管理指南,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收藏!
在众多慢性疾病中,造成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心血管疾病(CVD),无论是在大多数西方国家还是中国[1]。在诊断类别上,CVD包括4大类:1、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表现为心梗(MI)、心绞痛、心衰和冠状动脉性死亡;2、脑血管疾病,表现为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外周动脉疾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4、主动脉粥样硬化和胸腹部主动脉瘤。资料显示,在2012-2013年,估计CVD每年...
重磅!中国心血管健康报告发布:5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很多人都占全了!
2021年7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发布了《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对2018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死亡,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是怎样?哪些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我们应该怎么预防?我们帮大家整理出来!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
心血管疾病,预防知识全在这!
心血管健康20条忠告
1【防重于治】面对心血管疾病的侵袭,我们不主动防御就等于慢性自杀!倘若我们再不摒弃不健康生活方式,再不管住嘴迈开腿,明天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将会吞噬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后天心血管疾病将会吞噬我们的生命!2【血粘度检查缺乏科学依据】常有很多患者要求检查血粘度,若相关指标异常便要求输液降低血粘度。其实该检查缺乏科学依据,试图通过输液降低血粘度未必能给患者带来好处。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在改善生活...
中国心血管疾病现状调查
冠状动脉疾病一度在中国非常少见:20世纪50年代,上海大型中央医院里,因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每年仅10例。过去二十年里,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心血管疾病(CVD)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因此,充分了解中国CVD的流行病学现状,对于有效遏制其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图1. 中国CVD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目前,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CVD在中国的流行。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患相关疾病、城市化发展、热...
2023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更新内容全文解析
1血脂异常率增加但治疗率和达标率较低新指南首先对我国血脂异常流行特征进行了说明。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群包括儿童和青少年,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以高胆固醇血症的增加最为明显。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提高公众或ASCVD患者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则是AS...
超高危老人,LDL-C应<1.4 mmol/L,或降幅>50%!中国共识
血脂异常在老年人群中常见,但由于对安全性的担忧,老年人调脂药物使用不足、停药率高。近期发布的《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指出,调脂治疗是防治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重要措施。对于超高危患者,应将LDL-C降至1.4 mmol/L以下或降幅>50%。超高危为包括下列任何因素之一的患者:复发ASCVD事件、冠脉多支血管病变、近期急性冠脉综合征、LDL-C>4.9 mmo...
技术有进步,防治面临巨大压力!《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发布
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倡导心血管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6月23日,《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以下简称“年报”)发布会暨解读培训会如约而至。从2005~2021年,17年来《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一年一度,从未缺席。今年年报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仍高居榜首,心血管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拐点仍未到来。年报不仅是国家心血管病防治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资讯平台,也是提升...
我国心血管病流行,面临双重压力!
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ASCVD)是导致我国乃至全球死亡和伤残最主要的一类心血管病。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2019年我国61%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由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所致。 作者指出,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双重压力,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卒中疾病负担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这是我国心血管病的重要流行特征之一。 一方面,30年来我国心血管病负担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是...
高血压、不健康饮食和高LDL-C是三大危险因素!JACC发表全球心血管病负担报告
发表全球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负担报告,心血管病仍然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列居心血管病死因前三,其次是高血压心脏病、风心病、房颤/房扑、蛛网膜下腔出血、心肌病等。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血管死亡的主要原因,2021年,导致944万人死亡。高血压、不健康饮食、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前三大危险因素,其次为环境污染、吸烟、空腹血糖高、高体重指数、肾功能障碍、室...
甘油三酯>1.2时,开始有危害!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共识
甘油三酯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推定危险因素。尽管已有很多的人群研究和遗传学研究证据,但仍存在争议。 9月2日,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发表共识声明,总结了甘油三酯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关系。 共识指出,大量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研究证据表明,甘油三酯、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其残余物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病存在因果关联: 当空腹甘油三酯>1.2 mmol/L时,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其残余物开...
甘油三酯升高,是中青年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开滦研究新分析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主要致病成分,但即便LDL-C降到目标范围内,仍有残余心血管风险。因此,近年来,LDL-C外的其他血脂指标也备受关注。近期,一项基于开滦研究6万余人的新分析表明,对于中青年人群来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近11年的随访期内,与甘油三酯处于最低三分位者相比,甘油三酯处于最高三分...
诚邀加盟:东垣功能医学中心心血管健康管理项目
东垣功能医学中心心血管健康管理项目。“全民健康”的大环境除了为各个不同健康领域的企业带来机遇以外,悄悄把“内卷”也一并带来了:从小企业到大机构,从小产品到大项目,从普通用户到高净值人群。竞争格局越来越残酷,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对企业、产品、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断地迭代优化才能有生存的机会。你是否想过:如何摆脱同质化竞争?如何满足客户的健康需求?健管领域如何突围增长,提高效益?如何...
名家面对面——高纯度EPA(IPE)在ASCVD风险管控中的价值
名家面对面——高纯度EPA(IPE)在ASCVD风险管控中的价值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目标的治疗成为了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SCVD)风险的重要靶点,但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的残余相对风险仍持续存在,并逐渐为领域内专家重视。
重磅|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发布,更新要点速览!
诚邀加盟:东垣功能医学健康管理服务网心血管项目全国招商
诚邀加盟:东垣功能医学健康管理服务网心血管项目全国招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是当今热梦的概念,其目的总结起来其实就是12个字——防大病、缓慢病、抗衰老、促健康。“全民健康”的大环境除了为各个不同健康领域的企业带来机遇以外,悄悄把“内卷”也一并带来了:从小企业到大机构,从小产品到大项目,从普通用户到高净值人群。竞争格局越来越残酷,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对企业、产品、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断地迭...
大卫·辛克莱发表Cell论文:表观遗传才是衰老的主要驱动力,逆转衰老成为可能
Genome Biology:全新衰老理论,衰老是我们身体的软件设计缺陷所致,表观遗传改变是关键!
Genome Biology:全新衰老理论,衰老是我们身体的软件设计缺陷所致,表观遗传改变是关键!文末可下载全文2023年3月28日,英国伯明翰大学的 João Pedro de Magalhães 教授在 Genome Biology 期刊发表了题为:Ageing as a software design flaw 的综述论文。传统观点认为,衰老是身体硬件损伤积累的结果,例如氧化应激引起的...
妊娠期间暴露于当地特定来源的环境空气污染和儿童自闭症研究
妊娠期间暴露于当地特定来源的环境空气污染和儿童自闭症:来自瑞典南部的一项队列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怀孕期间暴露于空气污染,即环境颗粒物(PM),儿童患自闭症的风险增加;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促成这种关联的独特PM来源。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妊娠期间局部、源特异性环境PM暴露及其与儿童自闭症,特别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关系。2000年至2009年在瑞典斯堪尼亚进行的40245例单胎分娩队列,与...
综述发现自闭症与心脏代谢疾病之间存在关联
综述发现自闭症与心脏代谢疾病之间存在关联根据发表在JAMA Pediatrics上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结果表明:自闭症患者患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增加,自闭症儿童的风险甚至更高。要点自闭症患者患心脏代谢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相关风险是否更高?在对34项研究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中,包括276173名自闭症受试者和7733306名无自闭症受试者,自闭症患者...
预测婴儿自闭症的进展和挑战
预测婴儿自闭症的进展和挑战自闭症或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疾病,通常在18至24个月的婴幼儿中发现。预测自闭症并了解其早期发展过程是2岁及以下婴儿后来被诊断患有自闭症的前瞻性纵向研究的1个目标。脑成像、脑电图和近红外光谱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发育与同龄正常发育的儿童不同。睡眠问题、胃肠道异常和视力障碍在1岁以下的婴儿中都更常见,这些婴儿后来在回顾性研究中被诊断为自闭症。此外,已经发现自闭...
瞳孔光反射可能有助于筛查幼儿的自闭症
Georgina Lynch实验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演示了使用手持式单眼瞳孔计来测量瞳孔光反射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测量瞳孔光反射可能有助于筛查幼儿的自闭症“我们知道,当我们早在18到24个月大的时候进行干预时,它会对他们的结果产生长期影响,”林奇说,他在担任言语语言病理学家的同时与自闭症儿童一起工作。“在这个关键窗口期进行干预可能是孩子获得语言语言和保持非语言语言之间的区别。然而,经过20年的尝试...
新生儿的听力测试中收集的脑电波数据可帮助发现婴儿早期的自闭症等神经发育障碍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在常规给新生儿的听力测试中收集的脑电波数据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发现婴儿早期的自闭症等神经发育障碍研究人员发现,后来接受自闭症谱系障碍(ASD)诊断的新生儿对声音的反应明显延迟。平均而言,与神经典型发育的新生儿相比,这些新生儿在以微秒时间尺度运行的系统中有1.76毫秒的滞后。这些新生儿可能难以将声音与其他感觉流(如视觉、运动和疼痛)整合在一起,因为获得声音频率的机会有限。此外,他...
细胞子刊:全球代谢性疾病负担重,肥胖死亡人数高达500万,糖尿病死亡率居高不下
鱼油成分防心血管病真有效?最新中国指南:高纯度及高剂量下可降脂、防心衰及冠心病
鱼油成分防心血管病真有效?最新中国指南:高纯度及高剂量下可降脂、防心衰及冠心病原创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2023-03-16 17:42 发表于北京▎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也是ASCVD防控的首要干预靶点。降低血清LDL-C水平可带来显著的心血管获益,但仍存在心血管剩余风险(即经治疗...
【论文征稿】关于征集EPA临床应用论文与案例的通知
【论文征稿】关于征集EPA临床应用论文与案例的通知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报道,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双重压力,心血管病负担仍将持续增加,这对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策略和医疗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需求。报告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
心脏病学顶尖:EPA单一疗法,动态血压
较高的DHA水平降低了EPA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保护作用
Icosapent ethyl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riglyceridemia
从机制到研究,IPE引领心血管风险管理新纪元
学术交流、大咖云集:聚焦 ASCVD 患者血脂管理新理念和新策略
大咖视角:心血管剩留风险与血脂管理靶点新思考
Omega-3脂肪酸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中国专家共识重磅颁布,要点一文掌握!
NEJM:Icosapent Ethyl 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IEP降低残余心血管风险:REDUCE-IT研究回顾
特别提醒:重复感染COVID病毒更危险
根据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感染COVID-19的次数越多,出现严重症状、住院和
必须重视:四个潜在的长新冠风险因素
到目前为止,长新冠背后的机制尚未得到了解。现在,一项新的研究正在帮助我们了解谁可能面临这些
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维生素D有用吗?华中科技大学刘刚教授团队发表系列成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肠道菌群是如何控制大脑和社交行为的?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你是「社恐」吗?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宅男宅女,拒绝甚至恐惧社交。有研究
抗衰老与性激素补充疗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宣布65岁以上才算老龄,但是环境污染、遗传基因、体质状况、营养状况、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功能医学干预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女性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失衡所致的疾病,以慢性
更年期荷尔蒙治疗患者高频问题解答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Q什么是更年期和围绝经期?A更年期是女性月经停止的时间。女性经历更年期的平均年龄为51岁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临床委员会对绝经后雌激素治疗途径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评估意见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摘要更年期症状和相关疾病的发展导致女性寻求绝经后雌激素治疗和激素治疗的处方,是患者去看医生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
浅谈炎症和抗炎饮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抗炎饮食是一种饮食模式,被认为有助于降低与慢性炎症相关的疾病风险。典型的抗炎饮食强调水果、
SereneSkin一款皮肤护理益生菌
皮肤和肠道一样,生活着多种微生物,一款有益于皮肤微生物的专用益生菌新产品,有效呵护皮肤,提高免疫力,祛除淡斑
服用降压药,你需要知道这些
我们经常忽视了服用降压药造成的营养素流失,而导致不必要的新的伤害。首先,我们简单概述一下药
功能医学应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根本原因和生活方式干预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其特征在于影响盆腔组
再次认识NMN
什么是NMN? 它是具有维生素功能的成分,正式名称为“烟酰胺单核苷酸”。存在于人类和
“易燃易爆”的更年期,我该拿你怎么办?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最近,你是否经常失眠多梦?是否常常人未动、汗先流?是否衣带渐宽、日渐憔悴?做家务时,
辅酶Q10是如何抗氧化的?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相关的探索,辅酶Q10在生殖领域可是风光无两,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在抗衰老、抗氧化和保护精卵子等方面颇有疗效,受到了大家的追捧。然而可能只知道辅酶Q10好,但具体辅酶Q10如何发挥它的抗氧化作用?如何服用且服用多长时间为好?估计许多姐妹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今天咱们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为姐妹介绍一下。辅酶Q10的发现1957年,法雷德利克教授从牛的心脏中首先分离出一种...
哈佛团队发现导致发烧、没胃口等症状的幕后真正“黑手”
人吃五谷杂粮,谁还没个生病的时候。众所周知,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打交道。“我”强,敌就弱;但当敌强时,我们就会体验“病来如山倒”。虽然,导致生病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我们的身体反应却基本是固定模式,如发热、畏寒、食欲不振和疲劳。普遍观点认为,这是免疫系统发起了防御反击,从而导致了以发烧为主的一些列令人不快的身体反应。然而,神经科学家表示,这个“锅”得大脑背。北京时间6月9日...
全球饮食调查,餐桌上“头号杀手”竟然不是糖和油脂
“人如其食”,现代的饮食男女开始希望吃得好一点,以此收获健康。于是,人们开始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吃上做选择,小心翼翼地计算卡路里,一丝不苟地对待食物里的油盐糖。那么事实上,我们吃的真的健康吗?2019年,《柳叶刀》发布了全球饮食领域首个大规模重磅研究——195个国家和地区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结果显示:2017年,全球五分之一的死亡人数与不良饮食有关,相当于1100万人。而中国因...
眼睛竟是“年龄之窗”?视网膜年龄差距或可预测寿命长短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殊不知还可以通过眼睛洞悉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甚至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死亡风险。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但是最近发表在眼科领域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BJO; IF=4.638,JCR分区Q1)上,题为“Retinal age gap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mortality risk”的一项最新研...
越吃越胖!这种食品要远离
近些年,为了迎合大众需求,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UPF)逐渐流行起来,并且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关于超加工食品的讨论也备受关注,但越来越多的声音更倾向于: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什么是超加工食品呢?简单地说,就是指在已经加工过的食品基础上再加工的食品。比如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方便面、香肠、薯片、冰淇淋、蛋挞、甜甜圈、饼干和碳酸饮料等,这些都属于超加...
长寿的奥秘!研究发现两种血液蛋白或是长寿秘诀
健康长寿几乎是所有人的共同追求,即使是历史上强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最近,在一项研究中,科学家通过试验证明了人体内有两种血液蛋白会影响人类健康,开发针对这些蛋白质的药物大概率可减缓人体衰老。随着年龄的日渐增长,人体器官的各项机能也会随之衰退,进而导致疾病出现,健康状况不佳。不仅如此,包括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在内的相关因素也对人类的衰老速度产生一定影响,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中不仅分析了哪...
选错牙膏伤肠道!Nature子刊:牙膏中的这种成分会诱发肠炎
牙膏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因此牙膏的安全性不容忽视。如果选择了含有害成分的牙膏,可能会损害我们的身体。最近有研究发现,很多牙膏中含有的一种抗菌剂三氯生(TCS)可能会对人体肠道造成损害,进而诱发肠炎。 TCS是一种广谱抗菌剂,被广泛添加在牙膏、肥皂、除臭剂、漱口水、剃须膏等日化用品中。由于TCS可预防牙龈炎,因此很多牙膏都会添加这种物质。此前已经有研究证实了T...
核糖体停顿+蛋白质失衡,时间这把“杀猪刀”!
衰老伴随着细胞蛋白质稳态(proteostasis)的降低,构成许多与年龄相关的、蛋白质错误折叠疾病的病理基础。然而,衰老如何破坏蛋白平衡的机制仍不清楚。与成熟蛋白质相比,新生多肽更容易发生错误折叠,因此成为蛋白质稳态调控网络的重大负担。在翻译延伸过程中,核糖体的速度在位置上是可变的,而这些局部的变化影响着共翻译转运(蛋白质一边翻译一边转运到内质网)过程。一般认为,翻译延伸过程的一过性减慢可...
熬夜伤“心”!睡眠不足会使心脏病风险增加三倍!
在快节奏的工作和较大的生活压力下,现今很多人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更是令人堪忧,睡眠不足几乎成了年轻人的生活常态。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易打破人体的昼夜节律,进而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近日,一项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最新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佳会使人体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增加141%。 为了评估人的睡眠质量与心脏病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南佛罗里达大学领衔的研究团队收集了...
2022最佳饮食榜单;礼来最新单抗对奥密克戎各亚型有效
2022最佳饮食榜单出炉饮食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会增加人体患上各种疾病的风险,因此怎么吃、吃什么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22年度饮食榜单再次出炉,今天我们细数一下主要有哪些饮食荣登榜单。得舒饮食是适合高血压的饮食模式,其重点在于限制肥肉、全脂乳制品、甜食、含糖饮料;弹性素食是一种最佳减重饮食,其重点不是简单的限制某些饮食,而是添加丰富的植...
高纤维饮食可降低患痴呆症风险!全球新药研发快马加鞭
所谓“生活越来越好,纤维越来越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精细化程度也与日俱增,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大为增加,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却明显降低。膳食纤维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无营养物质”,因为它既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但如今随着营养学和相关科学的深入发展,膳食纤维被营养学界补充认定为第七类营养素,和传统的六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与水)并列。 众所周知,膳...
从“少女针”到“热玛吉”,颜值经济下医美新风口可以起飞吗?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红颜弹指老,只在刹那芳华。衰老,曾经是让无数人忧惧却又无可奈何的自然规律。进入现代以后,医学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更多丰富多样的医美抗衰手段得以问世,医疗美容日渐成为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借之抵御衰老的方式之一。在互联网的加持下,信息流动更加便捷,人们对医疗美容行业的误解不断消解,医美项目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更多人能够追求更加青春的自己,医美行业应...
两会后行业“风口”在哪?辅助生殖每年贡献30万新增人口
3月11日,全国两会正式落下帷幕。《2022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许多亮点之处。2022年,希望无论是投资还是寻找工作机会,都能对你有所帮助: ■ 新基建、数字经济将联手贡献超过20%的GDP;■ 2021年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 2021年新能源发电量首次突破一万亿千瓦时;■ 我国风电装机量累计占全球的37%,年均复合增长率是全球的2倍;■ 辅助生殖每年贡献30万新增人口。 在两会...
男性比女性平均寿命短?输在了“不可抗力”上
中国男性人口近40年来首次减少!原因几何?2022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人口数据的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男比女多3362万人。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男性人口为72357万人,女性人口为68855万人,男比女多3502万人。通过对比数据发现:2021年男性人口下降了46万人,而女性人口则增加了94万人(图...
哈佛研究发现:无论男女,个子越高,患癌风险就越大
你一定很疑惑,身高和癌症竟然还能扯上关系?其实,早在上世纪,就有研究曾表明,欧洲成年人群的平均身高每十年增加约1cm,这预示着同一时期内的癌症发病率也会增加10%-15%。一项对韩国整体癌症发病率与身高增长关联的研究也表明,除其它癌症风险因素(吸烟、饮酒、肥胖、感染、筛查等)外,身高增加可能是导致韩国过去50年来整体癌症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身高增加影响到的癌症种类除了食道癌以外,还包...
别再emo了,情绪真的能够改变基因!
尹烨在《圆桌派》中讲到:“癌症的基因,生出来的时候都是没有的,除了那部分遗传性的肿瘤,都是后天形成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包括生气的时候,我们的基因会累积有害突变,一旦免疫系统没及时捕捉到,就会慢慢发展成癌症。而且长期情绪不好,会改变基因。甚至都不用「当生」的情绪和环境,「当天」的情绪就能对身体产生明显的影响。”(图1)所以别再emo了,情绪真的能够改变基因! 图1 尹烨:长期坏情绪会改...
适量饮酒是谎言,大脑提前老十年!
适量饮酒是商业宣传还是有科学依据?一、BMJ:“适量饮酒”的益处与科研结果相互矛盾 2017年12月22日,英国牛津大学沃尼福德医院的精神病学系研究团队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drinking on late-life brain and cognition”的综述性文章[1](图1)。研究人员通过对该领域以往科研文献的收集,...
真相残酷!你所不知道的新冠后遗症
新冠长期症状,就是指新冠后遗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0月公布的临床病例定义,新冠后遗症通常发生在感染新冠发病后的3个月内,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来解释[1]。这种标准化定义将帮助临床医生更容易识别患者,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护理。感染新冠痊愈后,究竟会产生哪些后遗症?以下我们盘点了感染新冠后七大可能会出现的新冠后遗症。新冠后遗症之一:糖尿病糖尿病可能是较难治疗的新冠后遗症...
手指长度,竟能预测感染新冠后的严重程度?
最新研究发现,一个人手指的长度和比例,居然能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严重程度提供线索。研究人员统计了新冠感染者和健康受试者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长度比例并探究了其与感染新冠后严重程度的关联。手指长度比例与感染新冠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指长比例或能成为预测新冠患者疾病恶化以及住院风险的指标。这项研究题为“Digit ratios and their asymmetries ...
你真的了解香蕉吗?颜色不同营养价值竟大不相同
香蕉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热量水果,被称为热带水果之王。此外,香蕉还是中美洲、非洲等地方的主要粮食之一,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四大粮食作物。香蕉富含维生素B6、维生素C、钾、镁等矿物质,能够补足人体缺乏的营养素,有助于刺激肠胃蠕动帮助排便,是一种常见的大众水果。 市面上,常见的香蕉有青皮、黄皮,有时候放久了会变成黄皮带褐色斑点甚至完全变成“糊掉”的棕皮。大众口味不尽相同,有些人喜欢青皮的酸涩口感...
还在熬夜?多项研究证实长期睡眠不足,各种疾病找上门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睡眠调查报告显示,当下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9成小学生睡眠时长未达标;其中超3/4的成年人在晚上11点以后入睡,近1/3的人熬到凌晨1点以后才能入睡。特别过去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居家时间变多,但整体入睡时间延迟了2到3小时,对睡眠问题的搜索量增长了43%,以上数据还在逐年上升中[1]。 在众多疾病中因睡眠不足而引起的常...
宫颈癌疫苗为何需要接种三针?世卫组织:一针效力足够
2022年4月4日至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Strategic Advisory Group of Experts on Immunization,SAGE)召开会议,评估人类宫颈癌(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接种数据,并发布接种数据结果:一针接种与两针或三针接种的防护效力相当(图1)。图1 世卫组织发布宫颈癌疫苗接种结果(图源:[1])SAGE...
用维生素片代替蔬菜水果到底行不行?
自从上海疫情告急,铺天盖地的抢菜、囤菜狂潮瞬间席卷了全网。甚至有居民接到突发的居家隔离通知,开始囤粮囤菜的同时,很多朋友同步开始了「维生素焦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吃「一斤菜、半斤果」,建议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用 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三口之家,每天食用3~4斤新鲜蔬果,才能更好地满足健康需求,相当于全家一个月要吃掉近百斤蔬菜水果。因此,有人开始琢磨:既然囤菜这么难,不如...
仅13天,皮肤细胞年轻30岁!“重返青春”或成现实?
“衰老”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但又讳莫如深的一个话题,没人愿意承认自己的衰老,也正因如此,抗衰老研究成为很多生物学家毕生的追求。如今,衰老研究正在进入一个具有医学、商业和社会意义的新时代。相信未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帮助我们缓解衰老的进程。近年来,“年龄焦虑”、“身材焦虑”、“外貌焦虑”成为压在我们身上的三座大山,年龄焦虑更是位列第一。各大营销号的“女性30岁焦虑”、“职场35岁焦虑”无形中营造...
前沿研究揭示,为何地中海饮食是孕妇的不二选择
□ 地中海饮食是一种特殊的饮食方式,因流行于地中海沿岸国家而得名。既往研究发现地中海饮食因食物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适用人群患心脏病、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的等风险,还与降低某些癌症和痴呆症的患病风险有关。根据U.S. News and World Report发布的年度最佳饮食榜单,地中海饮食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最佳饮食榜首。在2021年的榜单中,地中海饮食法再度蝉联「最佳饮食榜单」冠军...
美国功能医学年度报告2021-2022
IFM Annual Report 2021-2022.pdf
哈佛大学研究报告:关于新冠的绝望未来
最近,疫情又在全国多地发作,吉林、杭州、上海......这是一场似乎看不到尽头的持久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彻底告别疫情?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回头来看2021年5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了的一篇Science。根据论文中的描述,无论是否能研发出疫苗,新冠病毒至少会陪伴人类到2025年。那么,2025年以后人类能摆脱新冠病毒吗?不,只是到时我们就已经习惯了这种隔...
在线学习
专家机构
检验检测
医疗级补充剂
远程会诊